磁翻板液位计与电感式液位变送器报道:安徽、河南两省发生丙肝感染疫情,河南永城市一村卫生室被指一针多用致疫情传播。11月29日,卫生部已派专家抵达两省调查及处理疫情。昨日,安徽省卫生厅发消息称,截至29日12时,涡阳县初筛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阳性者已升至76人,有8人在涡阳县医院治疗,无临床症状,无重症病例。截至目前,发生在河南安徽的丙肝疫情中,被检出感染者已升至180人。
感染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,安徽涡阳县卫生局负责人称,自11月中旬开始,先后1000多人前往县医院检测丙肝。此次丙肝疫情中,多数被检丙肝病例呈阳性者为10岁以下儿童。据多名感染者的家属称,他们的孩子均曾前往永城市沈楼村卫生室就医,诊疗病状大多为腹泻、感冒等。多名家属称,他们曾亲眼见到卫生室负责人吴文义诊疗时,对多名患儿使用同一根注射器具。安徽省卫生系统受访时曾称,初步判断为医生的不安全注射导致患者交叉感染。
磁翻板液位计与电感式液位变送器报道:29日,卫生部派出专家组赶到疫情发生地,对该事件进行调查。昨日上午,专家组前往河南永城市马桥镇沈楼村卫生室,对诊所进行检查,并对群众反映不规范注射的当事人吴文义进行了询问,还调查了医疗器具、诊疗方式及进药渠道。卫生部专家组未就相关问题发表回应。此前,永城市卫生局副局长左玉安受访时称,吴文义并无行医资格证,属非法行医。昨日,河南省卫生厅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,永城卫生局局长曾明确对他说,吴文义“肯定有”行医资格证,诊疗室也经正规审批设立。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疫情与吴文义有关,调查仍在进行。
诊所“乱貌”换新颜,参与调查的涡阳县卫生局一负责人称,诊所新挂上诊疗规章,并新刷了墙,吴文义的沈楼村卫生室,在村子的东段,这座浅黄色的两层建筑,共有约20个房间,这在村卫生室中算得上大规模。村民们聚集在村中泥泞的马路上,围观吴文义一家这场突来的灾祸。对比现在的停诊待查,人们依旧记得几天前就医者还挤满了院子、排队待诊的情景。昨日上午10点左右,用作诊疗的整个一层空无一人,几名身穿棉服的中年男女手把着二楼栏杆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门口。诊疗室内墙洁白如新,门口悬挂着永城市卫生局核发的马桥镇沈楼村卫生室牌子。吴文义对前来的卫生部专家介绍,诊室两侧分别为配药室和药库。配药室的桌子上摆放着少量的医疗器械。一个紫外线消毒棒摆在屋角,但未见接电的插孔。一名曾去该诊所看病的涡阳村民说,这种摆设和她带孩子看病时的情景截然不同,以前“乱得很”。涡阳县卫生局一负责人称,这个房子几天前刚粉刷了墙皮,摆设也发生了变化,包括屋子内外的规章、宣传牌都是新挂上去的。
磁翻板液位计与电感式液位变送器报道:工作人员全是吴家亲戚,按照多名自称就医者的说法,诊所的法人代表虽是吴文义的儿子吴少华,但吴少华并不在诊所接诊。看病的医生只有吴文义一人,工作人员还有吴的儿媳、孙子、孙媳、外甥。儿媳主要负责扎针。一名被查出丙肝阳性的男子说,他曾见到打针的塑料管成了黄色,“一个接一个,顾不上换针”。除此他还看到卫生室的医生给别人抽血化验时,取血的针也没有换过。涡阳县卫生局的人说,村卫生室不允许开设验血项目的。涡阳县一女性村民曾带4岁的儿子去往吴文义的诊所治疗。她在配药室看见吴家的人,从空的输液瓶子上,拔下输液器,随后就插到另一个满着的输液瓶上。她曾问吴文义为什么不用新的,对方并不应答。